日本91中文字幕|国产精品中的白丝美女被操|国产熟妇一区二区三区aⅴ白珊册|在线观看九色91|色播 五月 婷婷|日韩无码探花系列|国产亚洲一本大道|av在线网站久草|久久成人一级毛片|亚洲福利一区鲁丝

隱居鄉(xiāng)里·云上石屋 隱居鄉(xiāng)里·山楂小院 隱居鄉(xiāng)里·黃櫨花開 隱居鄉(xiāng)里·桃葉谷 天氣預報 地圖查詢 火車查詢 打折機票 住宿預定 站點幫助

青磚灰瓦下,士大夫們的千年夢鄉(xiāng)——江西撫州市樂安縣流坑古村自助游攻略(2014年修訂版)

發(fā)布時間:2013年05月22日 編輯:鸞七 訪問:71789 評論:47條 發(fā)表評論! 糾錯!
所屬地區(qū): 江西 撫州 適合人群: 所有人 出游難度: 輕松
適合天數(shù): 1-2天 花費預算: 300元 適合時間: 全年
可信標志: (本攻略已通過所有細節(jié)核實,讀者可放心參考。)
攻略標簽: 傳統(tǒng)村落 江西 撫州 樂安縣 流坑 古建筑 歷史 ◎切換到圖文完整版

  本村落已列入中華人民共和國四部局(住建部、文化部、財政部、文物局)共同組織評選的中國傳統(tǒng)村落名錄。遠方網(wǎng)與國家四部局聯(lián)合發(fā)起全國“保護性旅行”號召,倡議游客與旅游從業(yè)者保護各類遺產(chǎn),實現(xiàn)文明負責任的旅行。點擊查看更多細節(jié) http://ctcl.likefar.com/ 

-------------------------------------------------------------------------------------------------------------------------


(悠悠千載流坑村   作者:李以庚)
  三十年前,象流坑這樣的有文化積淀的、古樸的、純粹的自然村落在中國可能會找到很多。
  十年前,能見到流坑這樣一個村莊,已經(jīng)是重大發(fā)現(xiàn)。
  今天盡管中國的絕大多數(shù)村莊都已經(jīng)變得(或者說發(fā)展得)跟流坑這樣的村莊不一樣了,
  其中相當一部分已經(jīng)非常城鎮(zhèn)化,甚至城市化、現(xiàn)代化了,
  沒有了農(nóng)耕,沒有了田地,村民的吃、喝、拉、撒、睡已經(jīng)完全和城市居民一樣。

  但是我們一想到村莊,腦子里依然是山地、田野、荷塘、炊煙,
  有打鳴的公雞,對生人始終保持警惕的狗,還有牛,有豬,有光屁股小孩在河里洗澡。
  我們的村莊概念是很頑固的,是滲透在血液里,滲透在骨髓里的。傳統(tǒng)的、自然的、
  尤其是古樸的鄉(xiāng)村,慢慢地、悄悄地,先是在我們四周消失,然后在我們的視野里消失,
  最后,將可能在我們的版圖上消失。
  倘若,能有一個偶然的機會,面對一個在某個地方活了一千多年的村莊,
  那是我們的運氣。
  ——《華夏人文地理》


(俯瞰古村,恍如隔世一般   作者:大劉)

  在江西的茂林修竹中,隱匿著一些像流坑這樣的古代村落。流坑因其悠久的歷史與嚴謹?shù)淖谧鍌鞒?、完整的建筑群落被稱為“千古第一村”。更有人稱之為“中國傳統(tǒng)農(nóng)業(yè)社會的最后標本”。這個村莊地處江西腹地撫州市樂安縣牛田鎮(zhèn),阡陌交通,實難抵達。與外界的相對隔絕成就了它原始淳樸的風貌。
  下榻村中,夜晚若有人唱歌,一縷清越穿過擾攘的月色人家。若趕上正月村子里上演盛大的儺戲,你會發(fā)現(xiàn)置身人潮之中,每個人都是雙面的,既是人也是神。他們摘下面具就是人,戴上面具就是神。直讓人恍若隔世。對于活在人意荒失的現(xiàn)代社會里,這樣的所在是一種見證,見證純真,傳統(tǒng)和善良。
  900間古宅,略顯衰敗而依稀可見往日盛極華麗,住在里面你會完全忘記現(xiàn)在身處二十一世紀。屬于這里光榮的仕宦之勢興于宋而衰于元,但是時至今日家家戶戶仍不失書香門第之風范,耕讀文化的余脈還依稀可辨。路過村中的斷井頹垣,便有男耕女織,市井游仙之感。你會感到有些故事盡管講了一千年,還將繼續(xù)講下去。而此刻,不止幾十年,只是幾十步,你就能一步跨入那些古老的年代。這是因為村子在建造初期設計時,整體布局是仿唐宋時期的城邑的里坊規(guī)制,直至今日保存完好,國內(nèi)絕無僅有。
  走過村外的流坑橋,登上東華山,古村全景一覽無遺。只見烏江從南方的崇山峻嶺中迤邐而來,碧水乘車,悠然一脈。至村邊轉繞而西,予流坑村抱水枕山之勝,灌溉舟筏之利。十里香樟,綿延江岸,村莊依山傍水,氣勢雄渾。宮觀殿宇,鱗次櫛比,縱橫街巷,井然有序。整個村落里巷和碼頭的布局狀若棋盤。

(流坑的建筑無不有一種千年歲月的氣場   作者:冬眠)
  巷道鵝卵石鋪地,側挖下水溝。住宅、宗祠均臨巷而建,各條大巷首尾均修建巷門望樓,望樓之間又有村墻,用于關啟防御。村西是朝朝街,村民在此進行商品交易。而全族大宗祠則建在村北之陌蘭洲,其他宮觀廟宇均在村外,符合古禮要求。整個村落好似城池,也似一方都會,與江南古村落以宗祠為中心,向內(nèi)向外自然生長的布局不同。高峻的馬頭墻,清一色的青磚灰瓦,到宅中的天井,都有天人合一的情境。
  室內(nèi)裝飾重點是木雕。那些令人驚艷嘆為觀止的斜撐、雀替、門窗隔扇,都經(jīng)過精雕細琢。題材豐富,家家戶戶都不雷同。
  光是遍地匾聯(lián),就足以一窺昔日流坑的高雅與尊榮。木、竹、磚、瓷、石質地都有,字體升格篆、隸、楷、行、草齊備。書法多出自名家之手,或飄逸俊秀,或凝重端莊,或氣勢雄渾。宋代朱熹、明代楊士奇、清代董士標、董其章,都有匾聯(lián)流傳。雖經(jīng)數(shù)百年滄桑,仍然可細賞。
  村內(nèi)宗廟祠堂星羅棋布,房房有祠,巷巷有祠,房巷對應。大宗祠,小宗祠,總祠,分祠,家廟,系統(tǒng)支派嚴整,源流譜系清晰。
  這里以董氏科第而勃興,歷史文化遺存特別深厚,集仕農(nóng)商三位一體。建筑風格既非官非民,又亦官亦民;既非城非鄉(xiāng),又亦城亦鄉(xiāng)。在宋代以來江南典型的村落里,它保留了自己獨特的風格,保留著明清時代民居建筑的典型。研究古代北人南遷的歷史和大家族聚居的繽紛往事,是流坑所能給人的特殊樂趣。

(流坑古老的重文傳統(tǒng)依然在延續(xù)著   作者:佚名)
  面對生活在這里的“漢族”人,你會感到陌生和驚奇。他們啜飲山前的那潭水,緊閉自家精雕細琢的老木門,讀著從父輩的父輩們那里一脈相承的書簡,跳著深沉古樸而神秘的儺舞,一過就是一千年。九百戶人家,清一色姓董。他們至今自稱廣川董仲舒之后,自五代時避亂客居于此的那一天起,就將這個地方當做了故鄉(xiāng)。魚鳧之境搖身一變魚米之鄉(xiāng)。千年流坑,前五百年仕宦,后五百年經(jīng)商。直至鴉片戰(zhàn)爭之后,江右商幫逐漸衰落,流坑再次隱匿在歷史的風煙中,只是薪火相傳的信仰至今仍舊在鵝卵石鋪就的小巷中。
  村中有條窄巷,左右老宅的墻磚壘砌方式分別為明清兩朝的,斑駁的墻面仿若時光隧道,把明清五百年時光濃縮在一巷之中。從明代的質樸簡潔到清代的奢華繁復,都有著很典型的表現(xiàn)。古鎮(zhèn)之中閑庭信步,深宅大院俯仰即是。大夫第、大賓地、鳳凰廳、麒麟廳,明清老宅,保存完好?!袄韺W名家”宅就是其一,是明代中憲大夫、刑部郎中董燧故居。徐霞客游歷于此,曾贊曰:“其處阛阓縱橫,是為萬家之市,而董氏為巨姓,有五桂坊焉”。
  流坑所承載的文化余脈不同于江蘇古鎮(zhèn)周莊同里,也不同于黟縣西遞宏村,是廬陵文化與臨川文化的疊加,獨具的歷史文化和豐厚遺存,使它不可替代。

(青山綠水中的流坑,是士大夫們棲息耕居的理想之地   作者:佚名)
  蝸牛角上爭何事,石火光中寄此身。在中原板蕩天下紛擾之際,青山綠水、別有天地的流坑,是一方棲息耕居的理想之地;在人心不古,壓力空前的現(xiàn)代社會重壓下,像流坑這樣多雅正古樸的地方也不失為逍遙的所在。既可以古宅里調素琴,閱金經(jīng);也不妨廊橋上戲頑童,賞陰晴。
  只是,和中國散落在山間水邊各處的古鎮(zhèn)村落一樣,流坑在近四十年間所受到的來自外界的沖擊超過了以往的四百年甚至上千年,今天它以繁重的肉身寂寥地對峙時間,誰人在歲月的銅墻鐵壁之前可以興風作浪呢。不禁突然感到像流坑這樣的古村落脆弱的一面,不知道這些傳統(tǒng)還能在現(xiàn)實中延續(xù)多久,不知道流坑的古老、書香和原始、神秘氣息還能在現(xiàn)實中延續(xù)幾何。
  (文字作者:姽婳將軍)


村口的千年古樟也是兒童樂園   作者:冬眠


流坑保留的千年民俗是不可錯過的風景   作者:逍遙


歲月微笑   作者:逍遙


未來   作者:佚名


古村生活的意趣   作者:佚名


青磚灰瓦,一片靜謐   作者:大劉


古村建筑中處處可見文化的遺存   作者:姽婳將軍


高俊的馬頭墻   作者:老友記


昔日流坑的高雅與尊榮可見一斑   作者:zacharyzc


 遠望流坑   作者:佚名


踏過雨后的明清石子兒路   作者:佚名


古村生活也有色彩亮麗的時候   作者:佚名


門窗隔扇,都經(jīng)過精雕細琢   作者:姽婳將軍

流坑古村景點介紹


(千年古村的背影   作者:佚名)
  流坑村,屬江西省撫州市樂安縣牛田鎮(zhèn),位于樂安縣西南,距縣城38公里。流坑村是國家級文物保護單位。該村始建于五代南唐升元年間(公元937年至943年),繁榮于明清兩代。流坑村以規(guī)模宏大的傳統(tǒng)建筑、風格獨特的村落布局聞名。村中現(xiàn)存明清傳統(tǒng)建筑及遺址260處,其中明代建筑、遺址19處,其建筑類型之齊全、保存之完整,在國內(nèi)自然村中實為罕見。由于其深厚的歷史文化底蘊,該村被專家譽為中國古代文明的縮影,并有"千古第一村"的美譽。2003年,入選由建設部和文物局聯(lián)合評選的中國歷史文化名村(第一批)名單。

  景區(qū)地址:江西省撫州市樂安縣牛田鎮(zhèn),位于樂安縣西南,距縣城38公里。
  景區(qū)門票:50元/人
  景區(qū)電話:0794-6669079(樂安縣旅游局)  當?shù)赜e賓館老板 董家興 0794-6672108
  官方網(wǎng)站:http://jxlalk.com/

  流坑村至今已有一千多年的歷史,著落在烏江之畔。它被群山環(huán)繞,三面江水繞流。這里有一片古老香樟林,郁郁蔥蔥延綿十多里,景色迷人。無論是生態(tài)環(huán)境、村落布局,還是古建規(guī)模、人文風情;無論是歷史的記載,還是現(xiàn)今之遺存,流坑村在江西是獨一無二的,在全國是屈指可數(shù)的,在全世界來說也是為數(shù)不多的人類文明的瑰寶。
  流坑以規(guī)模宏大的傳統(tǒng)建筑,風格獨特的村落布局而聞名遐邇。明代中葉,村子在族人的規(guī)劃、營造下,形成了七橫(東西向)一豎(南北向)八條街巷,族人按房派宗支分巷居住,巷道設置門樓,門樓之間以村墻連接圍合的格局。巷道內(nèi)鵝卵石鋪地,并建有良好的排水系統(tǒng)?,F(xiàn)有明清古建筑及遺址計260余處,其中明代建筑、遺址19處,還有重要建筑組群18處、書屋等文化建筑14處、牌坊5座、宗祠48處、廟宇8處。此外,流坑村內(nèi)還有古水井、風雨亭、碼頭、古橋、古墓葬、古塔遺址等32處。這些明清建筑清一色的青磚灰瓦,樸實素雅;高俊的馬頭墻,仰天昂起,既可防風,又可防火;間或有幾座建有水平高墻的祠宇宅第,又儼然似微型城堡。明代與清初住宅,大門多在右側,清初以后,住宅大門移至正中;門楣、屋檐飾以雕刻、彩繪;屋內(nèi)墻壁、門柱、窗欞、柱礎、枋頭、雀替、檔板、天花板,也多有雕繪裝飾,制作的花鳥蟲魚、人物山水、傳奇故事、神話仙跡,可謂琳瑯滿目,應有盡有,大量地吸收了南方各省雕繪技藝的精華。既有流坑村古建筑具有濃厚的地方特色,又體現(xiàn)了江西贛式民居的典型風格和特點。流坑村是古村文化的經(jīng)典,是我國古典民居建筑中的明珠,也是為數(shù)不多的人類文明的瑰寶。

(余暉中的流坑大宗祠遺址   作者:虹度)
主要景點
  董事大宗祠
  “董氏大宗祠”是為祀奉流坑董氏的開基祖董合所建。南宋紹興二十五年(1155年),董合因其第八代孫、狀元董德元官至參知政事,并代天子祭南郊禮成而特旨追贈為大司徒,故祠的全稱為“宋贈大司徒董公大宗祠”。
  大宗祠為流坑董氏一族所立,從遺址和構圖可知,其場面寬廣,構架宏大,典雅壯觀。族譜對大宗祠有這樣的描述:“標坊坦道,重門翼廡,幽室崇堂,疊庫層樓,肅齋凈廬,繞垣繩巷,諸無弗稱。”可謂流坑古建之最,足以體現(xiàn)董氏家族往昔的輝煌。矗立了360余年的大宗祠惜于民國十六年(1927年),被北洋軍閥孫傳芳殘部邢玉堂兵所焚毀。其主體建筑現(xiàn)僅留一片殘垣斷壁,“敦睦堂”上殘留的五根直徑0.7米,高8米的花崗巖石柱巍然肅立,傲視蒼穹,似乎在訴說它往昔的輝煌和不平的遭遇;幸存的一對紅石巨獅,仍然挺立于遺址之上,昂首相視,雄風猶存,經(jīng)歷風雨滄桑,閱盡人間春秋。在場院東西兩側所遺存的“理學名賢”坊和“三策流馨”坊,至今仍在向人們顯示其昔日的風采。

  狀元樓
  位于村西側棋盤街旁,座西向東。據(jù)董氏族譜記載,始建于南宋年間,為紀念南宋初年的恩科狀元董德元而建,歷代有修茸,現(xiàn)存的狀元樓是晚清重修之物。正閣懸掛著的"狀元樓"大匾三個字是宋代大理學家朱熹的手跡。

  翰林樓
  翰林樓位于賢伯巷東側出口處。立其上,前可觀順流而下的烏江之水,后可觀村中林立之屋。從樓的建造位置、設計特點來看,此樓即有防御外來侵犯、保護村子安全的關卡性質,又有表彰、紀念明代翰林院編修、國子監(jiān)司業(yè)董氏賢人董琰(字子莊)之意。

  武當閣
  武當閣位于村北面約一公里處,地處流坑村水流匯合處。占地約500平方米,始建于明代。先后在清同治十二年和民國二十六年兩次由董氏家族捐資重修,是融道教、佛教及其他諸神于一廟的綜合性建筑物。

  文館
  文館始建于明初,又“桂嚴祠"、"江都書院",位于村北陌蘭洲大宗詞之西,座北朝南,是流坑村保存至今最大的一座書院。
 
(流坑村文館   作者:chao飛)

  永享堂
  永享堂位于隆巷西段南側,是明萬歷年間流坑董氏名宦董懂所建,現(xiàn)存的永享堂在清代曾大修過。屋前照壁為麒麟望月圖案,整個畫面栩栩如生,層次分明,立體感強。所以永享堂又叫"麒麟廳"。

  理學名家
  理學名家位于中巷中段,建于明末,是流坑董氏名宦董隧(號蓉山)故居,也是流坑村中十八棟屋宇連成一體建筑組群廳。

  大賓第建筑群
  大賓第建筑群又稱“村中村”,座落于中巷西端與沙上巷相接處。該建筑群規(guī)模較大,保留也較完好,整個占地面積約2000平方米,總體布局呈長方形,文化氣息的濃厚顯出大賓第建筑群的古雅別致和雍容華貴。

  水紳山笏宅
  水紳山笏宅又名"九德堂"座落于村沙上巷東側,是臨龍湖而建的一幢清代民宅。民宅為并列式建筑,由主廳、左右次廳及廂房、庭院組成。水紳山笏宅的特點,一、設計小巧整潔;二是裝飾華麗。

(流坑村的祠堂建筑   作者:chao飛)

  屯田公祠
  屯田公祠坐落于明經(jīng)巷東端南側,座北朝南,是祝奉流坑董氏第三代祖董文肇的宗祠。始建于清康熙年間,后有重建及大修,是流坑幸存至今最大的一座祠堂。祠堂內(nèi)石柱林立,碩大厚實,氣勢凝重,給人一種莊重肅穆之感。

  真君閣
  真君閣又名"鎮(zhèn)江門",建于村東烏江西岸邊,系炮樓式二層樓閣,建于清康熙年間。 此外,還有三官殿、懷德堂、存仁堂、旌表節(jié)孝坊、仰山廟大戲臺、振卿公墓、董蕃昌夫婦合葬墓、環(huán)中公祠等等。

周邊景區(qū)
  渼陂古村
  渼陂古村位于江西省吉安市青原區(qū)東南部富水河畔,離吉安城30公里,屬青原區(qū)文陂鄉(xiāng),全村面積約一平方公里。村中保存著較為完整的古代和近現(xiàn)代文化印跡,這些珍貴的歷史遺存,蘊藏著深厚的文化內(nèi)涵,令人嘆為觀止,渼陂也因此聞名遐邇。
  渼陂村是吉安市的一個廬陵文化古村,里面明清時期的古建筑保存完好的有367棟,還有紅四軍的軍部,‘二.七’會議會址,毛澤東舊居和曾山的舊居。有一條古街。這個村子也是人杰地靈,先后出了三位共和國的將軍。他們是梁興初將軍、梁必業(yè)將軍和梁仁芥將軍。
  渼陂村的祠堂最宏偉的當然是梁氏宗祠——永慕堂。梁姓是村里的大姓,梁氏宗祠當然也是村里最引人眼光的建筑。這幢建筑最早建于宋代,后來經(jīng)過多次重建,至今依然顯得古樸雅致,雄偉壯麗。祠堂飛檐高挑,是二層三進的磚木結構,高大的斗拱依然有著當年的氣勢,但是,據(jù)說這里曾有著精美的雕刻梁托,但都在動亂的年代中被破壞掉,想起來確實可惜。只有在中堂的墻壁兩側,寫有“忠、信、篤、敬”四個大字,每個大字都有兩個人之高,那種氣勢足以令人震撼。在祠堂里,每根柱子上都寫著蘊意深遠的對聯(lián),深濃的文化蘊味從中流露出來。
  開放時間:8:00—18:00
  地址:江西省吉安市青原區(qū)東南部富水河畔
  電話:0796-8484613

(渼陂古村   作者:kdlige)

  東華山景區(qū)
  東華山景區(qū)位于黎川縣華山場洲湖村境內(nèi),距離縣城約33km。東華山景是一個集“紅、古、綠”于一體的旅游風景名勝區(qū),共有景點十多處,其中紅色旅游景點有毛澤民、肖勁光故居、千年古道(紅軍驛道)、六板石橋、烈士紀念碑等;綠色旅游景點有天然的暖水溫泉、神奇的“千年古杉”、交椅石探秘、臉盆石、石棺等;古色旅游景點有“船屋”古建筑群、雙龍爭鼎壁畫、“萬字符”石、“龍鳳呈祥”圖案等。景區(qū)內(nèi)有原始次生闊葉林1.2萬畝,茫茫林海、蒼翠欲滴,奇峰怪石,云遮霧繞,山上珍禽異獸眾多,山泉清涼甘甜,景色優(yōu)美怡人。
  景區(qū)地址:撫州市黎川縣華山場洲湖村境內(nèi),距離縣城約33km。
  景區(qū)電話:0794-6669079(樂安縣旅游局)

  軍峰山景區(qū)
  軍峰山位于神崗鄉(xiāng)東南部,與南豐縣境接壤,山東面屬南豐縣,主峰海拔1760.9米,插入云霄。周圍有龍翔、應仙、著棋、免巖巍巍,削立30余里,氣勢磅礴。軍峰山名之來由,一種說法是諸峰羅列俯伏,如大將誓師,故稱軍峰。另一說法是漢長沙王吳芮曾駐國此山而稱軍峰。
  軍峰山,地質地貌奇特,景區(qū)的山巒地質構造,形成于7000萬年之前的中生界白堊紀,多為花崗巖、變質巖和混合巖組成。由于長期的地質作用,地殼上升強烈,侵蝕切割劇烈,山勢破碎褶皺,形成了眾多懸崖峭壁,巖洞群落,峰巒連亙,瑰麗多彩的丹霞地貌,千姿百態(tài)。
  景區(qū)地址:江西省撫州市南豐縣神崗鄉(xiāng)東南部
  景區(qū)電話:0794-8276465
  門票:10元/人

  撫州明清古建筑群
  明清古建筑群較為集中于撫州廣昌縣驛前街道鎮(zhèn)東面一線,由四十余處單棟古建筑構成。有姓氏宗族的公祠、家廟,有達官顯貴的官邸、別墅,有商賈店鋪、生產(chǎn)作坊,以及文人揮毫遺存的十數(shù)處石刻題額。其高墻深蒼,飛檐翹脊,曲徑通幽,幾進庭院,木刻、磚雕、石雕古樸典雅,栩栩如生,堪稱江南明清建筑的上乘佳作。明清古建筑群文化蘊底深厚,為研究明清社會、思想、文化、民俗風情等方面提供了實物證據(jù)。
  景區(qū)地址:撫州廣昌縣驛前街道鎮(zhèn)東面
  景區(qū)電話:0794-6669079(樂安縣旅游局)

流坑古村出游地圖


景區(qū)交通方位示意圖(點擊查看大圖)


景區(qū)內(nèi)部導游示意圖(點擊查看大圖)


流坑古村景點詳細位置導游圖(點擊查看大圖)

流坑古村當?shù)亟煌?/h3>


(古色古香的巷子   作者:佚名)
到達樂安
  坐飛機的可經(jīng)南昌轉乘到樂安的車子;坐火車的可經(jīng)贛州、吉安、鷹潭等地轉車,吉安、鷹潭、撫州等地均有中巴到樂安,撫州到樂安40元/人(春運票價),車程2小時40分鐘;吉安到樂安50元/人(春運票價),車程3小時。

從樂安到流坑
  樂安縣到流坑(途經(jīng)牛田鎮(zhèn)):每天中巴三班,分別是8:40分、下午2:20分、3:20分三班,38公里,車程約1小時,票價11元;流坑到樂安縣中巴每天三班,分別是7時、7時30分和10時,就在風味餐館門前乘坐。也可先坐車到牛田,再從牛田轉車到流坑。樂安到牛田20分鐘一趟班車,票價9元;牛田到流坑的車特別多,乘坐機動三輪車約2元。

  特別提示
  樂安縣有兩個車站,開往縣外(如吉安、撫州等)的車子從老站發(fā)車,開往縣內(nèi)(如牛田、流坑等)的車子在新站發(fā)車,老站和新站之間可坐"拐的"來往,1元/人。樂安往來各地的車均要經(jīng)過一個重要的三岔路口,叫“潭港”路口,那里有一個流坑的大型廣告牌,可在此攔車前往各地。

流坑古村當?shù)刈∷?/h3>

  流坑村口已開了很多農(nóng)家旅館,價錢一般是每人10元/晚,還算干凈,當然如果帶個睡袋則更好。由于村里使用井水而不是自來水,所以想洗澡的話就比較麻煩,沒有淋浴。

推薦住宿
  迎賓賓館
  大通鋪,10元/天,無淋浴器,用木桶洗澡。最好的是在這兒買張地圖,慢慢地在村子里逛,拍照。
  地址:流坑村村口,中巴車下車即是
  聯(lián)系電話:董家興 0794-6672108

流坑古村當?shù)仫嬍?/h3>


(流坑美食   作者:佚名)
  流坑的傳統(tǒng)飲食以豆腐、霉制食品聞名,有豆腐、霉豆腐、霉豆腐餅、霉魚等。霉制食品味道獨特,價格便宜,讓游人大飽口福。再配上香甜爽口的董家家釀米酒,更讓游人樂似神仙。
推薦餐飲
  迎賓賓館
  一般吃飯也就十幾元,如果想品嘗流坑特色,可以跟老板商量加菜。
  地址:流坑村村口,中巴車下車即是
  聯(lián)系電話:董家興 0794-6672108

樂安小吃
  流坑村所在的樂安縣也同樣有許多富有特色的當?shù)匦〕?,例如樂安霉魚,樂安霉豆腐和南瓜餅等等都是當?shù)貥O有名的美味小吃,路過當?shù)氐脑?,最好去品嘗一下這些當?shù)靥厣朗场?

  樂安霉魚
  樂安霉魚又稱“狀元魚”,相傳是南宋高宗賜名,屬樂安本土風味食品。其制作多在冬季進行,有冷藏設備可長年制作。多用草魚,也有用大頭魚、鯉魚等。其制作的方法如下:將魚剖除腹腔內(nèi)臟物(有的還將魚頭切去)倒掛晾干后,切成塊,加鹽拌勻,待兩三天后再拌辣椒粉,并逐塊放人干潔的瓶中,加入少許燒熟的菜油,加蓋封存(可經(jīng)冬歷春保存)。一般在15至20天后,即可按需量取出煎或蒸制,供食用。燒制:用植物油煎熟霉魚塊,加少許水、蔥或蒜、酒娘、味精混勻,至沸,即可食用。蒸制:用碗裝霉魚塊,加上蔥或蒜花和味精,并可加入少許香油,蒸熟即可食用。樂安霉魚是最具代表樂安特產(chǎn)的小吃。

  樂安霉豆腐
  樂安小吃霉豆腐,北方人一般叫腐乳。三北民間稱白豆腐乳,是與咸槍蟹、“莧菜姑”齊名的三大“敲飯榔榫”之一。樂安百姓一般都有自制霉豆腐的習慣。樂安傳統(tǒng)小吃,將黃豆為制作原料的豆腐切成小塊后放在適宜的溫度下待其霉化,然后蘸上備好的調料(食鹽、辣椒粉等)放入密封罐,倒入麻油、燒酒。密封放置兩周左右即可使用,樂安霉豆腐與其他地區(qū)制作的相比更為香辣可口,風味濃郁,深受當?shù)鼐用褚约暗皆L客人的喜愛,尤其以樂安百姓制作的最受歡迎

  南瓜餅
  把南瓜去皮去子,直接上籠蒸,蒸爛,取出,搗爛,然后就加糯米粉,拌勻。拌勻后用手取適當量用雙掌搓圓,搓圓后用掌打成餅狀即可,制作出的南瓜餅大小取決于拌勻后取的量,再把制作好的南瓜拿到太陽下曬就可以了,曬硬了就可以想吃就吃,當零食吃也行,一般是用來做菜吃的,是一道非??煽诘南戮撇?。

流坑古村行程規(guī)劃

  游覽流坑一般要一至兩天的時間。流坑游覽四季皆宜,作為一座有著千年歷史的文化古村,它最大的魅力便在于它那源遠流長的歷史文化和獨特傳承的民俗傳統(tǒng),古村中諸多保存完好的民居建筑都是游人不可錯過的景致。
  特別提示,想體驗流坑古老的傳統(tǒng)風俗的話最好趕在農(nóng)歷正月初二至十五期間去,屆時你會看到流坑特有的各種民俗。例如:儺舞、何楊燈會、游菩薩等等,其間尤以初八至十一期間最多,不容錯過。

流坑古村其他信息


(流坑游神   作者:佚名)
當?shù)孛袼?/strong>
  流坑人的麻將——玩銅錢牌
  在流坑,經(jīng)??梢钥吹酱逯袐D女圍坐著玩兒銅錢,村里人稱之為打銅錢牌。所有的銅錢為“康熙通寶”,以銅錢的背面寫字做區(qū)別,類似于今天的麻將。

  流坑的供神——“游老爺”
  流坑的游神又稱“游老爺”,是正月里的最熱鬧的活動?!袄蠣敗笔谴謇锶藢R里的菩薩和神的總稱。游神那天,由村里的青壯年抬著“老爺”,前面鳴鑼開道,穿過流坑的每個街巷?!袄蠣敗弊叩侥膬海慊鹜侥膬?、鞭炮放到哪兒。

  流坑的跳儺——“玩喜”
  流坑人把出儺神、跳儺舞稱為“玩喜”。流坑的儺舞是古時驅鬼逐疫的典禮。后來發(fā)展到哪家“中舉”、“添丁”“娶妻”等喜事也要請儺,表演的娛樂性增強。
  儺舞表演者頭戴面具,身著彩袍,手舞足蹈。儺舞不用語言,只有肢體來表現(xiàn)各種神話傳說里的人物,辟邪祛妖,祈福平安。演員的每個招式都有板有眼,把角色性格表演得惟妙惟肖。儺班演出的主要劇目有“鐘馗掃臺”、“天官賜福”、“出將”等民間傳說。
  流坑儺劇最后的節(jié)目一般是“搶羅漢”,非常有特色?!皳屃_漢”時全部演員都取下面具,一起登臺獻藝,各逞其能。演員們現(xiàn)出打拳、踢腿、翻斤斗、跳桌子等絕活,把演出推向高潮。

(不忘娛樂的劉坑人   作者:大劉)

流坑歷史
  流坑村有著古老驕人的歷史和高度發(fā)達的文明。五代南唐升元年間建村(937-943),始屬吉州之永豐縣,南宋時割隸撫州之樂安縣,至今已有一千多年的歷史。這個村子大都姓董,是一個董氏單姓聚族而居的血緣村落。董氏尊西漢大儒董仲舒為始祖,又認唐代宰相董晉是他們的先祖。據(jù)族譜記載,董晉的孫子董清然在唐末戰(zhàn)亂時,由安徽遷入江西撫州的宜黃縣,他的曾孫董合再遷至流坑定居,成為流坑的開基祖。宋代是流坑歷史上最輝煌的時期之一,董氏 崇文重教,以科第而勃興,成為江南大家族聚居的典型。時有“一門五進士,兩朝四尚書、文武兩狀元,秀才若繁星”和“歐(歐陽修)董(流坑董氏)名鄉(xiāng)”之美稱。元代,遇兵燹,村子遭毀。明清時代,村中有識之士紹繼祖業(yè),興教辦學,修譜建祠,并發(fā)展竹木貿(mào)易,使流坑村又一次繁榮興盛。從宋初到清末,村中書塾、學館,歷朝不斷,明萬歷時有26所,清道光時達28所。全村曾出文、武狀元各1人,進士34人,舉人78人,進入仕途者,上至參知政事、尚書,下至主簿、教諭,超過百人。江西省有30名以上進士的村子僅有4個,流坑村是其中唯一一個文物遺址保存如此完好的古村落,實在是難得的。明代旅行家徐霞客曾到流坑村游歷,贊:“其處 阛阓 縱橫,是為萬家之市,而董氏為巨姓,有五桂坊焉?!保ㄒ姟缎煜伎陀斡洝返?147頁,上海古藉出版社版)這里說的“五桂坊”,就是為表彰宋仁宗景佑元年(1034)董氏一門五人同時中進士這一盛事而建的紀念牌坊,“五桂齊芳”,歷史罕見,可謂殊榮。近千年來,流坑科舉之盛、仕宦之眾、爵位之崇、經(jīng)商之富、建筑之全、藝術之美、家族之大、延續(xù)之久,在江西是獨一無二的,在全國也是少見的。

(流坑的平凡人家   作者:佚名)

流坑發(fā)展沿革
  漢代以前
  流坑的歷史,一開始即為董氏所書寫。
  流坑董氏的家世淵源,據(jù)說可以上溯到西漢著名的大儒、廣川人董仲舒。至今,流坑董氏仍自稱廣川董氏。而按照流坑董氏族譜中最為通行的記述,其家族淵源應肇始于唐德宗宰相董晉之孫董清然,唐朝末年,“值李氏亂,避居臨川之擴源”,由此安家江南。
  1984年,江西德興出土的南宋初年董鴻墓志銘云:“(唐末)五季之亂,士大夫皆保歙(安徽歙縣)之黃墩。亂定稍出,散其旁數(shù)百里間,……董氏其一也?!钡屡d的董氏,也是董清然之后,因此,可考流坑董氏祖先曾居皖南,其后輾轉遷移到了江西,更早的歷史,則難以考證。

  五代南唐時期
  董清然遷移宜黃縣擴源村,到五代南唐時期,其孫輩已是一個繁榮的大家族,董氏全、含、合三兄弟開始分蘗析居。董全遷徙鄱陽??冢蚱涞睾髮俚屡d,所以,董全一系被稱為德興??谂伞6艟右它S,其后即為宜黃北源派。
  而董合一家于五代南唐升元年間(937-943)西來流坑,這里當時尚屬吉州廬陵縣,后改屬永豐縣云蓋鄉(xiāng),南宋紹興十九年(1149),割崇仁天授、樂安、忠義三鄉(xiāng)及永豐云蓋鄉(xiāng)設樂安縣,隸撫州,自此,流坑便屬撫州樂安。所以,董合一系先叫廬陵派,以后又叫樂安流坑派。董合,便是流坑董氏的一世開基祖。

  隋唐之前
  隋唐之前,流坑一帶悉為荒壤,“猶是魚鳧之境”,“榛篁森翳,人莫有居者”。當此中原板蕩天下紛擾之際,青山綠水、別有天地的流坑,無疑是一方棲息耕居的理想之地。
  開拓之初,所謂“篳路藍縷,以啟山林”,是流坑董氏的真實寫照。董合一家先在案山腳下烏江回轉角處的白泥塘駐留建宅,墾荒植田。在很短的時間里,董合一族人丁迅速興旺起來。
  據(jù)史料記載,董合之子董楨“以豪俠自任, 時方擾攘,盜賊盈野,乃糾率義勇,保固鄉(xiāng)里,賊不敢犯,賴以為濟者甚眾”。董氏由此在流坑立穩(wěn)腳跟,并成為當?shù)赜袆萘?、有影響的大戶人家。不久,因族?nèi)人丁繁衍漸盛,白泥塘一帶土地遂顯狹促,董氏又把烏江東岸三面環(huán)水的白茅洲開辟出來,闔家遷往耕居。后來,在堪輿大師楊筠松的指導下,董氏家族再將家業(yè)從白茅洲遷到烏江西岸一片名叫“中洲”的高地,即現(xiàn)在的流坑村所在地,由此擘劃出一個日后彪炳歷史的“千古第一村”——流坑。
  自此,流坑一帶已被董氏營造成類似王安石筆下“平岸小橋千嶂抱,柔藍一水縈花草。塵不到,時時自有春風掃”的世外桃源。
  可以想象,在當時中原土族紛紛遷徙江南的時代大背景下,如此這般擇山水形勝之地以興家旺族的事例應不在少數(shù),只是,像流坑董氏遽然興旺發(fā)達,在宋代一舉成為科甲聯(lián)中、仕宦眾盛而稱雄于江右的巨家大族的范例卻寥寥可數(shù),原因何在?

  隋唐時期
  如果說,明朝萬歷年間董燧從精神到物質對董氏宗族與流坑村的重建,使流坑董氏“數(shù)千百人之精神,萃之一堂,聯(lián)之一心”,建筑布局擘劃惠澤后代迄于今日,那么,流坑董氏第三代——董楨長子董文廣,則是流坑董氏成為“科舉昌盛、仕宦眾盛”的江右巨家大族的關鍵人物。
  對此,流坑董氏第四代傳人董 傪 在北宋至和元年(公元1054年)撰寫的《登科題名錄》有頗為中肯的記述——
  予伯祖文廣,始以通經(jīng)為儒。不事章句,東游金陵,值(南唐)李氏亂,乃嘆曰:“是不足事,以污吾祖。”棄而西歸。即而王師平江南,乃與吾祖議曰:“吾等老矣,不可復仕。幸而生見太,當有子弟以儒名家?!毕こ鼋鸩?,多營書史,大啟黌舍,招延學徒,士自遠方多歸之。至祥符中吾父一舉中進士,鄉(xiāng)里以為榮。識者謂:“董氏當擾攘之時,以豪勇自奮庇捍鄉(xiāng)里;太平之時,復敦儒學,教育子弟,宜有其后以大厥族。”
  功崇惟志,業(yè)廣惟勤,董文廣超拔于世的智識、善舉,讓此前僅是一鄉(xiāng)村庶族地主的流坑董氏大放異彩。
  宋真宗大中祥符八年(1015年),流坑董氏第四代董淳第一個中進士。宋仁宗景佑元年(1034年),流坑董氏第四代董洙、董汀,第五代董儀、董師德、董師道五人同科進士,稱“五桂齊芳”,被士林傳為佳話,族人特建“五桂坊”以示慶賀、紀念。南宋文天祥《謝恩表》中有“花耀貼金,一門而五董”之句,即典出于此。宋欽宗靖康元年(1126年),第七代董藻在以謀略取士的特設科中,名選第一,時稱武狀元。南宋高宗紹興十八年(1148年),第八代董德元廷試第一,以有官列第二,恩例與大魁等,稱“恩榜狀元”。

  宋代時期
  宋代,是流坑歷史上最輝煌的時期之一。這一時期,流坑董氏中進士多達26人,并且通過科舉入仕,形成了流坑董氏自己的文化傳統(tǒng),發(fā)展成為一個政治地位和社會聲望甚高的大家族。元代大理學家吳澄在為流坑董氏族譜作序時說道,董氏在宋代“仕宦之眾,莫之與倫”,溢美之詞,其實堪副。
  與此同時,科舉仕宦之興,還為董氏家族在經(jīng)濟上帶來了莫大好處。
  兩宋官祿豐厚,又奉行“不抑兼并”的土地政策,因而隨著政治之榮顯,給流坑帶來的是經(jīng)濟上的發(fā)達和村社建設的繁榮。
  如南宋董定得在咸淳七年(公元1271年)中進士后,官吉州司法,以“官祿豐厚”,在短短數(shù)年間便“家雄于貲,田連村貲,田連村陌,山林川陸,跨有鄰疆”。由此一列,余可概覽??梢?,從宋代開始,流坑董氏就開始了以田產(chǎn)助科宦,以科宦擴田產(chǎn)、固宗族的生存模式。這些為后來流坑董氏家族長盛不衰確立了重要的根基。
  而現(xiàn)今仍矗立在村西口的南宋為紀念狀元董德元而建造的“狀元樓”、村中的“五桂坊”遺址以及人們常傳為佳話的“桂林書院”、“西山書院”等告訴人們,宋代的流坑村已經(jīng)是一個具有相當規(guī)模和建有許多紀念性文化建筑的大村落。
  科舉昌盛,使流坑董氏仕宦如云,歷史上流坑村總共出進士34名、舉人78人,進入仕途者,上至參知政事、尚書,下至主簿、教諭,超過百人,還有兩名御醫(yī)和諸多未入仕途的文人學士。

  元代時期
  元代,流坑經(jīng)歷了近百年的動蕩和劫難。元軍兵下臨安(今杭州),流坑董氏匯入了文天祥領導的抗元大軍,保衛(wèi)鄉(xiāng)梓。及兵敗,“鄉(xiāng)以勤王故,遭兵禍稍酷”,流坑為元軍鐵騎踐踏殺掠,摧毀殆盡。隨后十余年間,又是“山寇劫掠,出沒不時,流坑適當沖要,鄉(xiāng)無寧居”,族人流徙他鄉(xiāng)。及后,更慘遭“丙申之難”,為本縣夏普所率武裝圍攻破村,董氏少壯“奔迸四出,老弱斃于兵刃者不勝計”。此后,董氏族人再一次散亡四方,流離顛沛,流坑村也成為一片丘墟。
  有元一代,董氏科宦甚稀。值得一提的是,動亂使董氏族中精英特別重視宗族制度的建設,至順癸酉(1333年),族人繼南宋始修族譜之后又二修族譜,至正年間(1341 — 1367年)又議建宗祠。到元末,流坑又重新昌盛起來。
  1365年,朱元璋平定江西之后,董姓陸續(xù)返回故園流坑,“芟荊掃礫,復有其居”;“不數(shù)年,弦歌而居”。就這樣,董氏家族隨著明初社會逐漸安定而休養(yǎng)生息,并很快重新繁衍昌盛起來。
  宋時,流坑董氏家族中董幀一系獨秀,文廣、文肇、文晃和文享四大支,族稱明法、屯田、校書、道者四大派,經(jīng)宋末元代的歷次兵匪襲蕩,到明朝初年惟存屯田、校書二支。此后,屯田派一枝獨秀,漸漸衍生出七房,與文晃一支合而為八。直到現(xiàn)在,仍然一如其初。所以,明代以來的流坑,已是一個規(guī)模甚大的單親宗族聚集而居的村落。

(變革中的流坑    作者:大劉)
  明代時期
  進入明代,以書香仕宦名世的流坑董氏復開登科之例,仕者漸盛。成化二十年(1484年),第二十代董時望再中進士,后官至御史,在族中傳譽甚高。第十六代董琰,字子莊,曾任茂名知縣,后遷翰林院編修,與修《永樂大典》,又為南京國子監(jiān)司業(yè),趙王府長史,且著作頗豐,文才時望,在流坑稱得上一流的人物,村人建翰林樓紀念。當然,此時流坑的科舉仕宦與宋代相比相差甚遠,呈下降趨勢,但著書立說者很多,仍不失為江右“文獻世家”。
  到明代中后期,董氏族人受長江中下游商品貿(mào)易的影響,利用烏江之便利,進行竹木貿(mào)易,使流坑村有了新的發(fā)展。
  與此同時,在族內(nèi)一批精英的不斷努力下,流坑董氏的宗族組織和社區(qū)建設得到了很大發(fā)展,進入它的全盛時期。從明初到萬歷年間,董氏族人三次撰修族譜,三次修建大宗祠,采取強化族領、制訂族規(guī)、增置族產(chǎn)等許多措施以凝聚族眾,并且推崇心學,重視教育,激勵族中子弟發(fā)奮讀書、光宗耀祖。反映在村社建設上,出現(xiàn)了“三多”,即祠堂多、書院多、紀念性文化建筑多。
  據(jù)族譜記載,萬歷年間流坑村內(nèi)建有祠堂26座,書院26所,各種紀念性文化建筑30多座。明代中葉,第二十二代董燧對流坑村進行了重新規(guī)劃和建設。他在宋元村落建設的基礎上,于村西側拓展了南北方向、綿延如龍的“龍湖”,將村盤分成東西兩大部分,且使東部村落主體部分形成了四面環(huán)水之勢。又在村落主體部分按七橫(東西)一縱(南北)辟出八巷,沿巷營建房宅,形成規(guī)整有序的村落布局,使流坑這個人眾繁庶的村落很像一座城地,也像一方都會。明代旅行家徐霞客游歷流坑時曾贊:“其處阛阓縱橫,是為萬家之市,而董氏為巨姓,有五桂坊焉。”(見《徐霞客游記》第147頁,上海古籍出版社版)這不僅給流坑厚重的人文積淀留下了又一掌故,而且給我們留下了對當時流坑村村景的寶貴描述。

  清代時期
  清代初期,流坑社會發(fā)生了重要變化。一方面,董氏的科舉功名已是江河日下,大為衰落,最終從一個朱紫踵繼的仕宦巨家蛻變?yōu)猷l(xiāng)間的平民宗族。另一方面,族人在明末開始竹木商運的基礎上,大力發(fā)展商品經(jīng)濟,特別是發(fā)達的竹木貿(mào)易。他們從烏江上游的金竹、招攜等地,販運竹木到贛江沿岸的三湖、樟樹、南昌等埠,以及長江下游的南京、揚州、常州等地銷售,從而使流坑的社會經(jīng)濟在清朝前期步入它的黃金時代。
  那時,烏江上游的竹木貿(mào)易完全為流坑董氏所壟斷,竹木資源為董氏各房派之公產(chǎn),出現(xiàn)了竹木貿(mào)易的行會組織——木綱會,并依靠宗族力量控了烏江的竹木運輸。竹木貿(mào)易的突出發(fā)展,不僅使董氏擺脫了明代后期經(jīng)濟上的困境,而且在族內(nèi)新生了一個人數(shù)很多的處于中心地位的商人群體。這些商人在發(fā)家致富之后,紛紛通過捐納的途徑,擠入士紳、官僚階層,又以巨額的財富積累,積極從事宗族和社區(qū)建設,如擴大族產(chǎn)、修建祠堂、編刻族譜、立學助教、修橋鋪路、倡義施惠等舉措,使流坑又一次繁榮興盛。盡管屢受戰(zhàn)亂影響,但村落建設在清代前期和中期仍然得到進一步的發(fā)展。道光年間,村中祠堂增至83座,書院、學館增至28所,今天村中尚存的這一時期的大量的古建筑和文物,使我們不難想象當年流坑的繁華和興旺。
  1840年鴉片戰(zhàn)爭以后,國運的衰弱,也給流坑帶來了不幸。第二次國內(nèi)革命戰(zhàn)爭時期,樂安是紅色革命根據(jù)地,流坑村當時是根據(jù)地的一部分,流坑人民為革命斗爭作出了貢獻。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流坑的歷史掀開了新的一頁,山村經(jīng)歷了新中國農(nóng)村從土地改革到改革開放各個時期的發(fā)展里程,仍然較好地保留了她古樸典雅的傳統(tǒng)風貌和融于自然的田園環(huán)境。
  從1990年秋開始,對流坑村歷史文化和傳統(tǒng)建筑的研究、宣傳、保護、利用工作有序開展,塵封的明珠得以重放異彩。2001年6月,流坑村古建筑群公布為第五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003年10月,流坑村被評為首批中國歷史文化名村。自此,流坑村保護文物古跡、發(fā)展旅游經(jīng)濟工作更加蓬勃地開展。
  現(xiàn)在,流坑村有1209戶,5205人,耕地3298畝,山地58000畝,依然是全縣數(shù)一數(shù)二的大村子。

遠方網(wǎng)提示:

  本村落已被列入住建部中國傳統(tǒng)村落發(fā)展保護中心保護名單。保護傳統(tǒng)村落,從你我做起,實現(xiàn)負責任的旅行。因此我們倡議游人游覽該村落時注意以下事項:
  1、尊重歷史,愛護文物,不破壞和褻瀆鄉(xiāng)村文化;
  2、遵守法律,不參與非法文物買賣;
  3、尊重當?shù)鼐用瘢鹬禺數(shù)厣罘绞胶惋L俗習慣;
  4、尊重自己的選擇,尊重傳統(tǒng)村落與現(xiàn)代生活的區(qū)別;
  5、尊重旅行,敬惟慎獨。
  中國傳統(tǒng)村落,是我們所有中國人詩意的故鄉(xiāng),也請當?shù)匦姓块T和旅游開發(fā)部門遵守《中華人民共和國文物保護法》,適度開發(fā),合法經(jīng)營,莫讓后人遺憾,莫讓詩意成失意。點擊查看更多細節(jié) http://ctcl.likefar.com/ 

流坑古村當?shù)匾曨l


“千年第一古村”流坑

流坑古村出游參考


(《中國歷史文化名村流坑》   作者:佚名)
  《中國歷史文化名村流坑》
  出版社: 江西人民出版社; 第1版 (2011年12月1日)
  作者:黃更昌
  ISBN: 9787210051473, 7210051473
  價格:112.8元
  《中國歷史文化名村流坑》以大師精美的圖片,從“千年滄?!?、“古村風韻”、“人文盛況”、“傳統(tǒng)活動”四個方面解讀流坑的歷史淵源,展現(xiàn)流坑的建筑之全、藝術之美、科舉之盛、仕宦之眾、爵位之崇、經(jīng)商之富、家庭之大、延續(xù)之久,使讀者圖文并茂地全方位了解流坑的歷史文化,并為之震撼。

  《探尋與求證:云南團山村與江西流坑村傳統(tǒng)聚落的比較研究》
  出版社: 中國水利水電出版社; 第1版 (2012年12月1日)
  作者:許飛進
  ISBN: 9787517004493
  價格:39.90元
  《探尋與求證:云南團山村與江西流坑村傳統(tǒng)聚落的比較研究》這本書算是一本較為適合研究相關建筑學問的專業(yè)型書籍。特別的適合研究此類古村落的建筑學、城鄉(xiāng)規(guī)劃、歷史文化遺產(chǎn)的研究與保護、設計者及古建筑愛好者閱讀。

攻略制作隊伍

顧問:村口迎賓賓館老板 董家興 0794-6672108

攝影:李以庚 大劉 冬眠 姽婳將軍 老友記 zacharyzc 逍遙 虹度 chao飛 kdlige

行者:0

本攻略最后修訂時間:2014年04月10日

為什么選擇遠方網(wǎng)攻略

1、專業(yè)的行者隊伍與編輯團隊堅持為自助游愛好者提供可靠的資訊服務,并且承諾永遠免費!
2、保證推薦每一個地方時堅持客觀公正。
3、來源鮮活,過程把關,所以你得到的信息最新鮮也最可靠。
4、發(fā)動群體的力量,讓你獲得出游攻略的同時也獲得一份當?shù)氐刂鞯拿赓M咨詢服務。
5、注冊為遠方網(wǎng)會員,您還將在每個旅游季到來時及時收到最貼心的出游推薦和指導。

遠方網(wǎng)攻略制作流程

為什么選擇遠方網(wǎng)攻略

  本站所有圖文以及視頻內(nèi)容免費供網(wǎng)友使用,不含任何商業(yè)用途。部分圖文以及視頻并非原創(chuàng),請版權作者發(fā)現(xiàn)后第一時間聯(lián)系網(wǎng)站便于及時處理,聯(lián)系電話:010-69070913

more您還可以在以下媒體看到遠方網(wǎng)的作品

所有評論(47)最新評論

  • 引用

    acquistare zanaflex

    Gan 于 2017-02-17 14:52:10
    大理恒升確實不錯大理恒升確實不錯
  • 引用

    einkaufen astelin

    Zhang 于 2017-02-17 04:59:16
    !很有情調??!很有情調!
  • 引用

    website

    Gui 于 2017-02-17 04:00:20
    ,出發(fā)前記得帶上保暖衣服,出發(fā)前記得帶上保暖衣服
  • 引用

    site

    Xiong 于 2016-12-13 20:14:59
    我來解釋乳扇吧-------奶片。也就是薄如紙的奶制品,浮在發(fā)酵過的牛奶表面的那層奶膜我來解釋乳扇吧-------奶片。也就是薄如紙的奶制品,浮在發(fā)酵過的牛奶表面的那層奶膜
  • 引用

    zovirax

    Nin 于 2016-12-13 01:40:04
    ,在這兒不變的還是小代的笑臉和熱情,在這兒不變的還是小代的笑臉和熱情
  • 引用

    orden aspirin no prescription

    Q 于 2016-12-13 00:07:24
    最近有點忙,好長時間沒有上網(wǎng)了,感謝大家的支持!最近有點忙,好長時間沒有上網(wǎng)了,感謝大家的支持!
  • 引用

    micronase

    Shen 于 2016-11-16 14:48:51
    感謝驢友驛站-大理恒升花園酒店,我們一行6人剛到古城的第二天就選擇并參加了恒升花園酒店推薦的由”大理野峰戶外旅游有限責任公司主辦,大理驢營戶外俱樂部的,環(huán)洱海一日游,品質純玩,無任何形式的購物活動!玩得很好,很開心,司機,領隊,導游都很好,值得推薦,第二天參加了大理蒼山登頂游,恒升老板-大理老代帶隊,世界之最電視臺4092米做自己,挑戰(zhàn)極限之旅!真的很好啦,景色太美,朋友們,如果你到大理想玩好,看來非恒升莫屬了!此次云南之旅真不虛此行!感謝驢友驛站-大理恒升花園酒店,我們一行6人剛到古城的第二天就選擇并參加了恒升花園酒店推薦的由”大理野峰戶外旅游有限責任公司主辦,大理驢營戶外俱樂部的,環(huán)洱海一日游,品質純玩,無任何形式的購物活動!玩得很好,很開心,司機,領隊,導游都很好,值得推薦,第二天參加了大理蒼山登頂游,恒升老板-大理老代帶隊,世界之最電視臺4092米做自己,挑戰(zhàn)極限之旅!真的很好啦,景色太美,朋友們,如果你到大理想玩好,看來非恒升莫屬了!此次云南之旅真不虛此行!
  • 引用

    http://flexisyn.grandhost.info

    J 于 2016-11-16 13:21:37
    想去住幾天想去住幾天
  • 引用

    site

    Gong 于 2016-10-01 05:43:32
    ,還有兩電腦)。,還有兩電腦)。
  • 引用

    lopid

    Zuo 于 2016-10-01 05:09:55
    遠方2009最美客棧評選活動就要開始了,請大家支持恒升,支持老代!遠方2009最美客棧評選活動就要開始了,請大家支持恒升,支持老代!

所有評論(47)發(fā)表評論

網(wǎng)名:
評論:
驗證碼:

more該地客棧推薦

more最近熱門攻略

按性質分類查詢攻略

人文地理(98)休閑度假(122)美食攻略(1)北京周邊(49)上海周邊(3)廣州周邊(0)